中国是世界上隧道及地下工程规模最大,修建技术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我们常言,上天有神州,下海有蛟龙,入地有盾构。这背后,依靠的是国之重器盾构机的支撑,它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水平和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它不仅能大幅提高施工效率,还直接决定了我国基建实力,被誉为打造中国工程品牌的大国重器。
生活中,我们经常坐地铁出行,但鲜有人知道地铁是如何建成的。本期【青年必有为 我来露一手】就带大家来认识盾构工程师——段文军,用他的话说,“我们就是为地下空间开发服务的,是修地铁、建隧道的‘穿山甲’,我们工作常年在地下,是新时代的地下工作者。”
这位博士工程师,从业6年,荣誉无数,他是“四川工匠”“成都工匠”,是“段文军创新工作室”带头人,也是多项科技进步奖获得者,更是20余项创新产品、6项个人发明专利、46项实用新型专利的主创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和国之重器盾构机的故事。
从本科到博士 他立志成为盾构人
盾构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广泛用于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等隧道工程。但国产盾构机,实现从零到世界领先的转变,可谓困难重重,历经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8年时取得了突破。
在2008年以前,盾构机的关键技术被国外垄断,国内使用的盾构机严重依赖进口,昂贵的进口成本、低效的设备维护、耗时的跨国沟通,中国在盾构机的应用上处处受制于人,严重影响了中国基建的效率和发展。到了2008年,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式盾构机中国中铁一号成功下线,创造了国产盾构机,实现了从盾构关键技术到整机制造的跨越。
这一年,段文军正参加高考。本科进入西南交大后,他选择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阶段主修机械工程,博士在读选的方向是先进制造。进入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后,段文军如愿成为了一名盾构人。
以青春之姿,弘强国之志!
段文军在盾构机模型前
在段文军看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装备制造业人才辈出,国产盾构机的研发和制造也在不断更新迭代,“盾构人五个手指纂成一个拳头,助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这是无上光荣的事情。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的青春是最美的,我愿意为此倾尽一生。”
6年专研成果丰硕
6项个人发明专利、46项实用新型专利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工作后的段文军,从最基层的项目见习生开始,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从解决一个个又小又具体的问题开始,恪尽职守、担当有为。6年来,他专心致志将自己全部心思都用在盾构机维修保养及配套施工机具的技术改良和产品研发上,成果显著。
正在进行系统操作的段文军
“以前盾构机的使用,很少进行数据存储和分析,不能为以后同类型的地质施工提供经验,这很可惜。”段文军结合一线工作经验,参与研发并搭建了盾构机在线实时监测云平台,该项成果在行业内具有跨时代的重大意义。将维保人员判断一台盾构机故障的时间大大缩短,有效提升维保作业效率8倍以上,误判率从8%降低至2%,极大地节省了盾构施工成本,实现了盾构机远程状态检测、故障排除、专家会诊。约占全国在用盾构机的1/5的近300台入网了该平台。
段文军正在检测并记录盾构机数据(图由受访者提供)
“我们的渣土环保处理系统也很有意思,是绿色环保、变废为宝、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个专利。”段文军介绍,以前针对盾构产生的渣土,常规的处理方式就是直接外运至堆放场,“我们设计了一套集成化盾构渣土环保处理系统,将渣土中的石、沙、土、水进行分离,对可用资源进行再利用,不仅能产生经济效益,还能提高盾构渣土的处置效率,同时实现绿色环保。”
在技术革新方面,作为一线工作人员,段文军发现盾构机施工的痛点和难点后,和团队一起先后技改和创新生产出了盾构机在线实时监测云平台、集成化盾构渣土环保处理系统、盾构施工组合式可折叠步梯、盾构隧道清洗装置、管片注浆栓、盾构智能冷风系统等20余项创新产品,获得个人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46项。
新时代地下工作者不忘党员“初心”
如今的段文军,已经是科技分公司技术负责人。作为成都市级创新工作室“段文军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他发挥技术专长和经验优势,对盾构机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对配套专业机具、新材料进行研发,同时积极开展技术传承工作,带团队带徒弟。严师出高徒,段文军所带徒弟也多次获得各级奖励,多次参加青年创新大赛获奖。
段文军团队设计的集成化盾构渣土环保处理系统,可以将渣土中的石、沙、土、水进行分离。
段文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的内涵。“我理解的工匠,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段文军感慨,不管从事哪个行业,一定要以“匠心”“专心”“细心”这样的心态去做好每项工作,“对于我们盾构人来说,就是致力让地下空间开发更安全、更高效、更环保、更简单而不懈努力。”
“我是2010年11月6日加入的中国共产党,现在有快11年的党龄了。”段文军对自己入党的时间记得尤为清楚,他说,“以前特别钦佩革命战争时期的地下共产党员,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作出了可歌可泣的伟大贡献。我们现在常年工作在地下,成了新时代的地下工作者。”
段文军说,21世纪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世纪,轨道交通、给排水、综合管廊等工程大量推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要立足本职岗位,解决行业的痛点难点,更好地为地下工程开发提供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本文来自人民资讯,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来自作者投稿或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及配图如有侵权或对文章观点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如转载本网站文章,务必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535-6792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