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湖北港口集团汉江有限公司落户襄阳 汉江港口资源进入一体化发展新阶段

港口装卸机械2021-08-17

8月10日,湖北省港口集团汉江有限公司在襄阳市注册成立,标志着包括襄阳港在内的汉江港口资源进入一体化发展新阶段。

湖北省港口集团汉江有限公司是湖北省港口集团根据《湖北省港口资源整合工作方案》,按照“资产整合+业务重组”模式注册成立的,将重点整合汉江沿线省、市国有港口资产,推进汉江港口岸线资源“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运营一体化”。

今年6月,襄阳市政府与湖北省港口集团签订协议,将包括小河港码头及部分国有港口股权等襄阳港国有港口资产划转省港口集团。

据悉,襄阳港是湖北省重要港口。根据规划,襄阳港的定位以公用性码头为主,未来将发展成为服务汉江沿线、辐射中部的汉江航运中心,铁、水、公、空集疏运体系完善的多式联运中心和服务襄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中心,形成小河港区、唐白河港区、余家湖港区、河谷港区、主城旅游港区等主要港区码头的“一港双核五港区”总体格局。

其中,小河港区共规划泊位21个,以件杂货、散货、化工品、集装箱运输为主,浩吉铁路将接入港区,为汉江沿线及周边地区提供货运中转和多式联运服务,是目前汉江上规划建设的最大港区。

襄阳市交通运输局表示,湖北省港口集团汉江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后,将积极争取湖北省港口集团资金,在依靠地方政府全力推进港口资产划转、股权划转的同时,抓紧推进一批在建工程完工投产,上马一批重点港口工程,打造港口现代产业供应链,加快临港产业,构建“产业支撑、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港口发展新模式,加快补齐汉江航运短板,推动汉江沿线经济社会发展。

湖北省港口集团负责人介绍,据初步测算,整合后的湖北省港口集团,资产总额增加200亿元,净资产增加65亿元,员工人数增加3300人,实现了“三个倍增”:一是港口货物吞吐能力倍增,从1亿吨增长至2.05亿吨;二是码头泊位数倍增,从68个增长至179个,其中新增泊位中60%为3000吨级以上泊位;三是码头覆盖的通航里程倍增,从720公里增长至1545公里,其中长江新增505公里,汉江新增320公里。如今的省港口集团,主业更加突出、功能更加完备、业态更加丰富、发展空间更加巨大。

据了解,湖北省港口资源丰富,境内长江通航里程1061公里,高等级航道里程2090公里,分布4个主要港口、14个重要港口,数量均居长江沿线省市前列。全省港口吞吐量、集装箱量、水路货运量连续多年居长江中上游首位。然而,站在“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交通强国建设、中部地区崛起等多个国家重大战略层面看,湖北港口资源存在“小散乱”的尴尬,总体落后于其他沿海、沿江省份。

早在2014年,湖北省在全国率先迈开港口资源整合步伐,省委、省政府决策,“以武汉新港为依托,集中整合鄂东南地区的岸线和港航资源,把武汉打造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2015年8月,由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咸宁五市共同出资70亿元组建,武汉港航发展集团(简称“武汉港发集团”)应运而生,到2021年,武汉港发集团实力已初具规模,旗下115家企业,339亿元资产,15个港区,13公里岸线,87个泊位,年设计吞吐能力230万标箱、近1亿吨,分别占了全省“半壁江山”和“三分天下”。

近期,湖北省政府出台《湖北省港口资源整合工作方案》。将武汉港发集团更名为湖北省港口集团,作为全省港口资源整合运营的平台,具体负责落实港口资源整合相关工作。按照“资产整合+业务重组”的方式,将省属国企及长江、汉江沿线市州的国有港口资产整合进入省港口集团。整合后,省港口集团统一行使经营权,负责企业统一运营和管理,全省港口发展实现“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运营一体化”。

下一步,湖北省港口集团将以专业化、集约化、精细化和品牌化的运营管理,加快构建“江海联运、水铁联运、水水直达、沿江捎带、港城一体”水运体系,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将找准位置和比较优势,培育大市场、做强大流通、打造大平台、优化大环境,助力加快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家商贸物流中心。(本文来自港口装卸机械)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来自作者投稿或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及配图如有侵权或对文章观点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如转载本网站文章,务必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535-6792765

推荐品牌

港口机械推荐新闻

查看更多

港口机械推荐产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