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当天下午,康新K1-1项目就迅速赶赴泸定县灾区现场,由于当晚路况不明,为保障抢险人员生命安全,第二天早上一早就开始抢修工作。作为康新K1-1项目负责人,更是一名党员,魏洪斌在接到指令后第一时间奔赴抗震救灾一线,迅速组织人员核实灾情,在知道震中磨西镇通往海螺沟景区唯一通道被堵截,迅速组织党员先锋队一支2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一支13人,共15人,支援设备共三台,其中挖掘机2台、装载机1台。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在执行道路抢通任务,党员们冲锋在前、勇挑重担,让党旗飘扬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落实好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尽快开辟救援通道,他迅速安排挖机师傅进行作业,每台挖掘机都安排了两名师傅,轮流进行作业,他单薄瘦弱,却不知疲倦,他满身疲惫,却坚毅果敢,他沉着应战,靠前指挥,说得最多的是两个字——责任。在时间紧迫、作业面受限的情况下,在绝壁上打通“生命通道”,他们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不怕牺牲、不畏艰难,忠于职守,忘我工作的战斗作风,展示了高原建造者的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的精神面貌。他们这种精神力量不仅是灾区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面向未来的胜利保证。
危难时刻显身手、烈火之中见真金。越是大战越是考验他们的能力,抢险现场他们的施工点位于半山腰的位置,目测距离下方河谷有50米垂直落差,相当于是在一个悬崖上,一边是山体,一边是河谷,他们抢修的就是中间这条道路,现场发生过几次余震,山体坍塌,道路撕裂,险峻绝壁不时有落石滚下,成为一道道无法跨越的鬼门关。现场塌方量较大,作业面有限,成了此次挖掘机作业的难点,挖机师傅需要加倍小心。高其义,35岁,从事挖机工作10年,都说交通是“开路先锋”,那么他就是“先锋”中的先锋。今年满35岁的高其义,已是蜀道集团四川路桥的一名“老机手”。因为大型机械走得慢,当天晚上23点,挖掘机才运抵磨西。在车上呆了一晚后,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迅速进入现场准备抢险工作,在见到险情的时候他深吸一口气,抢险通塞念头征服了心中的恐惧,不畏艰险,冲锋陷阵,勇往直前。他操作着机械快速挖开一个缺口,沿着坡道驶上塌方,钢铁履带狠狠地从乱石丛中压过,将路面和公路两边的石头成堆挖起、抛开,左边是100多米的悬崖,右边是10多米高的垮方,覆在面上的山石,还有流沙在滚。他说“那种情景,以前从没遇到过,但是‘我’并不害怕”,充分体现出我们蜀道人不怕苦不怕累,争分夺秒的匠人精神。他们这群最可爱的人啊,他们的英勇身姿将永远定格在此刻,被我们铭记!都说挖掘机师傅是探路者,在面对这次地震灾害,挖掘机师傅义不容辞!十多吨重的挖掘机,在一个个地震形成的险要战场上,开渠引流,它是清理道路,是迅速打通道路阻塞的有利武器,挖掘机巨大的轰鸣声不负众望地担当起抗震救灾的主力军,它为打通灾区与外界沟通的生命线而争分夺秒,为灾区群众打通生命之路,提升了救灾效率,让更多的工程救援设备能够快速的进入搜救现场,开展搜救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今天,面对自然灾害,他们仍然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担当使命,全力救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灾害终将被战胜。从9月6日6时——8日16时,经过58小时不断奋战、争分夺秒、“白加黑”持续坚守,抢险队抢险磨西镇至海螺沟景区主干道已超2200米,清理土石方超50000方,这群最可爱的人啊,他们的英勇身姿将永远定格在此刻,被我们铭记!由于发现掩埋车辆后,要配合当地政府救援,主线推进于明天上午11点开始。他们始终保持克难奋进、拼搏实干勇气,持续发扬作战精神,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奋战在悬崖边上,挺起不屈的脊梁,不畏艰险,指挥抢通保通工作,因为只有这条道路被抢通,才能有序转移大批被困人员。也就是他们这样的,英勇的四川人民从不会被任何困难吓倒,充分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只要我们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一定能夺取抗震救灾和疫情防控的双胜利。
(本文来自甘孜共青团)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来自作者投稿或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及配图如有侵权或对文章观点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如转载本网站文章,务必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535-6792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