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速速围观!听厦工机械师王荣辉讲述鲜为人知的南极科考故事!

厦门日报2023-02-01 15:53:13

日前,正在南极执行科考任务的中国第39次考察队全体队员向厦工股份发来了新年贺电,感谢厦工股份对极地事业的长期关心和大力支持。

作为我国工程机械自主民族品牌代表之一,厦工股份自1992年以来连续31年助力国家南极科考活动,目前,中国第39次科考共有四位厦工机械师王荣辉、肖观清、曾应根、谢文毕分驻中山站、昆仑站、罗斯海新站担任驻站机械师,执行站上科考保障任务。

近日,《厦门日报》记者刘艳连线采访王荣辉,了解他鲜为人知的南极故事。以下是他的自述。

王荣辉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曾先后五次出征南极,此次担任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中山站越冬机械师兼后勤班班长。

今天,是我在南极的第1463天。刚刚过去的春节,我在南极中山站度过——这是我在南极过的第6个春节。

极光、冰山、雪地、企鹅、海豹……在很多人眼中,南极这片人迹罕至的冰封大陆,充满了未知和神秘。于我来言,南极却像是“世界尽头的家”,只要有需要,随时准备出征。

我是厦工股份的一名机械师,10年中5次出征南极护航科考、总时间将长达1949天——这三个数字,浓缩了我的青春年华。

▲王荣辉(左)和队友驾驶橡皮艇接驳卸货。

我们怎么过年?

在地球最南端贴春联包饺子围炉

在南极过春节是怎样一番体验?地球最南端的年夜饭怎么吃?

除夕这天,我们各岗位人员正常巡视、开展安全检查,下午贴春联、包饺子,中山站年味十足,洋溢着新春的温暖和喜气。下午3点,春节联欢会正式开始,我第一个上台唱歌,唱了自己拿手的《我的中国心》。大概下午5点起,我们一起吃年夜饭——在南极过春节,独特而温暖。

说实话,我没有想过,我的人生会跟南极紧密相连——南极内陆95%被冰雪覆盖,被称为“生命禁区”“白色沙漠”。

2013年,我作为第30次队长城站越冬机械师第一次踏足南极,那年我25岁,结婚刚一年。

参加南极科考的机械师需具有全面的技术、强健的体魄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依然记得,当时公司有10余人报名,名额只有两个,最终,我被选上了。

我是家中独子,父母自然舍不得我去那么远的地方,为了让父母了解南极,我还特地买来一张世界地图。

当我来到南极长城站,南极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又极度纯净的自然风貌让我震撼,在冰天雪地中,中国科考队伍顽强的毅力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让我敬佩,我的国家认同感油然而生。也就在那时,对极地事业的热爱就像一颗种子深深扎根在我的心里。接下来几年,我先后参加2016年第33次队长城站越冬、2018年第34次队长城站度夏、2019年第36次队长城站越冬、2022年第39次队中山站越冬,今年我34岁。

我们带了啥行李?

日用品科研设备等超千吨 卸了六天六夜

2022年10月,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我再次随队出征,担负南极科考机械设备操作、维修、保养的任务,此次任务时间为553天。

很多人很好奇,到南极出“长差”,会带上什么特别的东西?我的行李简单普通。比较特别的是,这次,我把以前在南极拍的照片打印了出来,准备盖上南极中山站的纪念戳,回国后和亲朋好友分享。

2022年10月31日,我们乘坐的“雪龙”号科考船从上海出发,经过24天的航行后,于11月24日抵达南极中山站。这是我第一次来南极中山站,当看见海面的冰山和“雪龙”号科考船的破冰作业时,我特别兴奋,这和南极长城站的景象完全不一样。冰山的大小和形状各异,运气好的话,可以看见被晚霞浸染的冰山美景,真的特别美,随手一拍,都是屏保。

抵达中山站后,第一个重大任务,便是卸货。我是机械师兼后勤班班长,也是本次考察队中山站的卸货组组长。受疫情影响,机械师岗位人手严重不足,在站长的指导下我们6个人操作车辆连轴转,晚上11点至次日10点是我的第一班,下午3点至晚上7点是第二班,真的很累,但丝毫不敢懈怠。6天6夜,我们成功卸下了1000多吨物资及燃油,物资包括一年越冬的生活日用品、科研设备等。除了卸货,我还要安排机械师的工作、物资的摆放,做好沟通衔接,这6天里,我睡了不到30个小时。

我记得卸货动员会上,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队领队张体军曾说:“中山站卸货作业,是此次南极考察的第一场硬仗,是最艰苦也是必须要打赢的一仗。”我想,我们做到了。

我怎么御寒?

天冷风又大 为保暖蓄起长发

南极的恶劣天气像家常便饭一样。南极不仅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也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区,对我们机械师来说,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进行室外工作,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现在南极是夏季,还不太冷,这几天的气温差不多是-4℃~4℃。不过慢慢就会冷了,最冷的时间是6-8月之间。

我之前在长城站经历的最恶劣天气,气温低于-20℃,最大风力达13级,整整刮了三天三夜。风就像沙子打在脸上,如果没站稳,人就能被吹出去几十米远。那次,我们一个个蹲着,拉着绳子一步一步往前走,从住所陪气象科学家到气象站观测,300米的路程走了半个多小时。

根据中山站往年气象资料,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40℃以下,极大风速超40米/秒。这样的气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挑战。

户外作业,我会穿上特制的连体衣,防风又防水。修车时,有时得脱掉手套拧螺丝,两分钟就冷得受不了。尤其是操作时碰到铁,那种冷真的是冷到刺骨。考虑到安全,大风大雪时,我们一般在室内车库工作,有紧急情况时才外出。

长发可以暖和点,也因此,我在南极曾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剪头发,头发到肩膀了。常年户外作业接受强紫外线照射,我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回家时很多朋友都差点认不出来我。

机械师都做啥?

换机油开橡皮艇 站内多数车型我都操作过

不仅是厦工设备,南极科考期间,我几乎操作遍了长城站上的20多种车辆,包括雪地车、装载机、雪地摩托车、货运卡车、小车、挖掘机、吊车、橡皮艇等等,别人称我是全能机械师。机械并非一通全通,得钻研,休息时我就不断学习、操作。

2019年,长城站考察队尝试用两艘橡皮艇接驳卸货。我和队友需要驾驶橡皮艇靠近码头、靠近“雪龙”2号,这个过程难度不小,得根据潮水、风速、波浪随时调整,让我高兴的是,这次卸货任务成功完成了,书写了中国南极科考机械作业的“第一次”。

冰天雪地里,最怕设备出现故障。有一次野外科考,雪地摩托车突然无法启动了。车上只有常用工具和配件,无法现场维修,当时我心里有点慌,但很快冷静下来。想到雪地摩托车启动马达瞬间碰齿的抖动力不是很大,于是我双手抱着启动马达连接飞轮盘,然后叫队友打钥匙启动,摩托车瞬间打着了,车启动起来了,队友高兴得欢叫了起来。

2019年12月9日,更换厦工装载机951发动机机油和机油滤芯;2020年11月24日,使用挖机清理生活楼广场和码头雪堆;2021年1月30日,启动并检修所有车辆……每天工作结束后,我会写工作日记,把每天的工作内容记录下来。这样,我对站上的机械情况掌握得一清二楚。

师父盖军衔曾嘱托我们,“在南极考察,要记得是代表国家,全力以赴,做好每个细节,做任何事情都像第一次做一样认真。”这句话,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我一直要求自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极地展示中国产业工人良好的精神风采和职业素养。

想家了怎么办?

我把家乡方向牌钉在南极长城站

在南极经历的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

比如,极昼极夜。夏天极昼从早上5点天亮到第二天凌晨2点才天黑,冬天极夜是早上9点天亮,下午2点就天黑了。一开始,我很不适应,到后来渐渐习惯了。

在南极,业余生活比较枯燥,但我们苦中作乐,也别有滋味。中山站海冰较多,企鹅比较少见,前几天企鹅从海面冰缝里爬上来,来到中山广场,我远距离地拍了一些照片分享到朋友圈,大家都被憨态可掬的企鹅吸引了。冬天比较闲一点的时候,我会出去拍拍照片。站上组织的唱歌、打球等活动,我也都积极参加。前两年,我还拍了几部小视频,获得了南极电影节的最佳男主角。

在南极,也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厨师很给力,能根据站上的食材,做不同的口味,米饭、馒头、面条、点心、小吃等,品类多样。夏天,我们能吃上新鲜蔬菜,冬天脱水菜比较多,比如木耳、腐竹。

长期生活在南极,会格外想家。南极长城站有个挂标牌的地方,我把一块家乡方向牌钉在木桩上——宁化县16060.8公里,这是宁化县到长城站的距离。

和第一次来南极时相比,现在条件好多了。以前网络只有512K,通话得靠卫星电话,还会延迟。现在站上网络有4兆,还有联通手机信号,随时可以和家人联系。

这十年来,家人对我还是挺支持的。我有两个孩子,大的12岁,小的7岁,他们的成长经历,我错过了很多。但让我欣慰的是,孩子们比较理解。他们对南极也挺感兴趣,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雪龙”号科考船,孩子们特别兴奋地说:“我爸爸就在这里”。

本文来自《厦门日报》2023年1月29日第A05版

编后语:

截至目前,共有四位厦工机械师王荣辉、肖观清、曾应根、谢文毕在我国南极科考站中山站、昆仑站、罗斯海新站担任驻站机械师,执行站上科考保障任务。他们带着中国工程机械人的荣耀使命,踏着前辈们的英雄足迹,展示厦工人的豪迈专业,敢为创新,在南极战风斗雪,演绎中国工程机械人的匠心匠艺!(本文来自厦门日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来自作者投稿或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及配图如有侵权或对文章观点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如转载本网站文章,务必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535-6792766

厦工主营业务

厦工装载机推荐新闻

查看更多

厦工推荐代理商

查看更多

厦工装载机推荐产品

查看更多